组子细工(Kumiko)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木工工艺,类似于中国榫卯工艺中的格子工艺,是最小的榫卯产品,它不使用钉子,完全依靠传统的榫卯结构将木条拼接在一起。这种技术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直棂窗,经过日本匠人的不断研究和改造,逐渐发展出数百种不同的组子细工花型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天花板、格子门、灯,屏风,家具和各种器物等。
组子细工,类似中国木工中的花格工艺,它起源于日本飞鸟时代(公元592~710年之间),是一种常应用到建筑、拉门、屏风和日本器物之上的木质装饰。
“组子细工”其实可以拆开解读。“组子”指的是一种以榫接工艺,它以木片排列出千变万化的复杂图案,且制作过程中不用一钉一铆。而“细工”指的就是精巧的工艺,例如【赐骨·手作】新媒体为大家介绍过的其他日本著名的“寄木细工”“莳绘细工”等。
依旧令人不意外的是,日本的组子细工工艺源于中国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的直窗棂。在中式木质结构建筑中,窗棂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,窗里面横着或竖着交错的木条,就是窗格,也被叫作“组子片”。